《东极岛》口碑崩了,朱一龙不背锅!中国渔民救人拍成加勒比海盗 -
很多人都在期待的电影《东极岛》,终于上映。
但首映票房没有一飞冲天,口碑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虽然《东极岛》8月8日上映首日排片第一,但不到7千万的首日票房还是输给了已经上映两周、排片不如它的同为爱国题材的《南京照相馆》,被超了足足1千万。
朱一龙为角色减重至体脂率9.5%,光膀子的样子好拼,却依然救不了这部电影的首映口碑——
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被改编得变了味,人物造型“宛若野人”,也让人一言难尽,不少网友点评真实的历史事件被拍成了“加勒比海盗手撕鬼子”。
电影《东极岛》根据二战期间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中国渔民营救被日军封锁于被击沉的“里斯本丸”货船内英军战俘的伟大壮举。
《东极岛》由管虎、费振翔执导,朱一龙、吴磊、倪妮、杨皓宇、陈明昊、倪大红等人主演,如此强大的主创阵容,加上再现中国渔民伟大壮举的真实事件,本身让外界备受期待。
就在去年,同样的历史事件被拍成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上映,口碑非常好,豆瓣至今9.2分,也算为这部电影的上映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铺垫。
然而,期待太高,《东极岛》上映却让不少观众大失所望,甚至有人评价说:
“论真实性不如去看《里斯本丸沉没》,论故事性不如去看《南京照相馆》”。
《东极岛》的首映口碑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化:
好的地方是,影片在电影工业方面的视觉效果和水下摄影,达到了很高水准,据悉,剧组1:1还原沉船,还用了亚洲最大的恒温水景棚来模拟真实的海浪。
此外,几位主演的表现,都各有亮点,尤其是朱一龙和吴磊,为影片减脂健身的效果让人佩服,将血性男儿水下营救的张力拉满。
可以说,《东极岛》的演员们为了角色都很拼,每个人都有亮点。所以,这次口碑的问题,包括朱一龙在内的所有演员都不该背锅。
被质疑被诟病的地方,则是全方位的——
首先是这部电影最核心的地方出了问题,影片的改编方向发生了错误:
真实历史上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是出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影片却将朴素的救人动机改编成了在日军压迫和屠村威胁下中国渔民才进行的觉醒反抗。
受质疑的地方,还有片中冲淡了中国渔民集体救人的大无畏精神和大善举,反而强行给英军战俘加高光。
片中率先被救的一个英国战俘,举着地球仪教中国渔民说“这是你的国家”,还有英国战俘为了换取岛上中国渔民的安全,主动向日军自首。
这些情节改编,被认为是完全扭曲历史事实,淡化了日军暴行,将报恩拍成了一种施舍。
原本应该是高光时刻的大营救,镜头也是一片混乱。
大家穿着比基尼一般的衣服出海,倪妮饰演的阿花突然叉开腿站在船头,还有人爬上高高的桅杆顶端又吼又叫,被调侃为“像去演加勒比海盗”。
在《里斯本丸沉没》上映时,有位观众的评价说到了不少人的心坎上: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那些奋不顾身,舍命去拯救盟军战俘的渔民们,他们不分敌我,只知道有人在海上遇难了就要去救,这种最朴素的大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最动人。”
但《东极岛》的内容则背离了“最打动”不少观众的那种“最朴素的大义和人道主义精神”,这是最无法让观众接受的地方。
此外,影片还有三处让人诟病的细节——
1、渔民的着装问题,被指与历史不符,尤其有人指出上世纪40年代,中国女性渔民不可能穿“比基尼式上衣”。
2、男女主角被安排了白天搂抱亲热等情节,和影片的基调格格不入,不少人表示完全可以拿掉。
3、以烟为谢礼的情节不真实,有学者指出抗战时期烟是奢侈品,不可能随意送人,这个情节不符合战时物资稀缺的背景。
以上种种与历史不符,导致了进一步的改编失控,《东极岛》前面过分放大了几位主角的光环,导致三分之二都在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反而弱化了这是一次中国渔民自发的集体营救事件。
之前,《东极岛》曾被外界普遍看好,但首日上映后,平台已经将该片总票房预测从40亿下调到不足8亿,远低于同档期的《南京照相馆》(总票房预测31亿)和动画片《浪浪山小妖怪》(总票房预测13亿)。
目前,已经上映两周的《南京照相馆》的票房已经破20亿,《东极岛》想要追赶和超越,现在根据口碑和票房走势,难度极大。
同为今年暑期档上映的爱国历史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和《东极岛》的风格区别明显。
《南京照相馆》叙事扎实,不刻意煽情,以独特角度引发中国人情感共鸣,同时又在镜头上保持了克制,通过照相馆的一帮人保护历史影像的故事,带出大屠杀背景下普通人的勇气和抗争。
《东极岛》投资巨大,注重电影工业化包装,但将真实事件拍成了个人英雄主义驱动下的复仇类型片,强化个体和海战以及水下动作场面,弱化了中国渔民集体营救的群像,商业化改编引发了争议。
你看《东极岛》了吗?
你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又是如何的?
第一时间推荐解读好电影、好剧、好演员,人生就像一场电影,欢迎点击关注“头号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