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弥勒佛对四小只散尽修为的“笑”,有何深意? -

第一次看《浪浪山小妖怪》的时候,看到结尾就感觉很气,特别是弥勒佛的笑。



四小只靠着所谓的大招,拼尽全力才打败黄眉怪,最后散尽修为、失去灵智变成普通动物。

可黄眉怪呢,只是被弥勒佛一口气就缓过来了,还得到了两件法宝。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我们普通人的连姓名都没来得及说出口,凭啥“关系户”就可以暂时逃过一劫?

关于未说出口的姓名请看这里:《浪浪山小妖怪》四小只没有姓名并不是意难平,反而是全剧高光!

昨晚二刷《浪浪山小妖怪》,梨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01.

黄眉怪是弥勒佛座下童子,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途中很多妖怪不是坐骑就是侍从,反正都是“关系户”。

他们出现的目的只有一个——为唐僧师徒制造磨难。

所以说取经的意义不在于这个“经”本身,而在于取经路上所经历的一切。

四小只也是如此,他们最大的收获就是:

西行之路上,走过的路、经历的事儿,救过的生灵以及成就的自己。

正是这些才组成了“真经”。

所以,这“小雷音寺”原本就是为唐僧师徒准备的八十一难之一,只是没想到先迎来了四小只。

弥勒没想到的是,这黄眉怪竟然如此无能,竟然连四小只都没打过。

气愤之余也不好发作,毕竟工作还是要做的,唐僧师徒已经快到了,只好送他俩法宝希望能应付一阵。

至于另一位童子所提的四小只,弥勒只是呵呵一笑。

梨觉得这一笑没有轻视的意味,反而有欣慰之感。

02.

弥勒菩萨在传说中,是从佛受记(预言),将来为继承释迦摩尼佛位置成为未来佛的菩萨。

无论修仙还是成佛,有一点是相通就是清静无为。

正如各大神仙和佛祖的“关系户”在下界胡作非为一样,他们轻易不会出手的,不会干涉人间因果。

所以,童子的话不会引起弥勒的任何波澜。

黄眉怪的所作所为,是他还没有修炼到位,思想不成熟才会如此行事,但不得不肯定黄眉怪真的够卷。

为了超额完成KPI,不仅打算私自食用童男童女(未果),还打算招募四小只完善演技。

虽然被四小只打回原形,但老板(弥勒)一声令下,立马重回岗位火速投入工作。

和黄眉怪一样,这名提示弥勒的童子也不算成熟。

既然已经是修行之人了,又何故问这么多招惹因果的话呢。



弥勒作为未来佛,定然会通晓古今,对于四小只的轮回今生都会知晓。

它定然知道四小只修行不易,也知道他们为此付出的所有,更会知道他们今后受人香火,还有大圣会送保命毫毛。

四小只的因果是他们应得的,和弥勒毫无关系。

但他还是欣喜这个结局,修的善果和他的理念相通。

03.

四小只原本打算替代唐僧师徒,先一步去西天取得真经修成真佛。

在途中,他们从假冒名号(唐僧师徒),到模仿装扮(袈裟等),再到模仿行为(铲除妖邪保卫百姓)。

从合力干掉本地老鼠精,到根本干不过的黄眉怪,四小只不是没有怀疑过妖生。

但他们的选择是遵从本心,过自己想要的妖生。

最后烧掉的袈裟,是对过去荒唐的告别。

四小只决定做自己,就用自己的身份,去西天堂堂正正地取得真经。

影片的最后,佛龛里面的供奉的也是他们本来的面目,他们真的成功了,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经。

四小只代表的是我们无名之辈,我们没有唐僧师徒的背景和能力,但我们人人都可以有坚定的信念和厉害的“大招”。

“大招”代表的是我们一生修炼的能力,我们的大招可不是一次性的,只是需要不断地努力奋斗。

《浪浪山小妖怪》之所以被大家所喜爱,就是因为每个人都能从小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们也曾有过迷茫时刻,也曾陷入取舍两难的境地,但我们更想像他们一样,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活一次。

哪怕一次,也心甘情愿。

弥勒佛的笑,无关四小只,只是笑而已。

我们的人生,无关任何人,只为自己而活。


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