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如笑,任达华哭,什么样的故事能让岁月变成“小偷”? -
《岁月神偷》里除了我比较喜欢的吴君如外,任达华也是一个时常给与我惊喜的存在。
此前他在《九纹龙的谎言》、《追踪》这类商业警匪片里的表演很精彩,任达华自出道以来给我的感觉也如梁家辉一样,属于亦正亦邪的那种类型。
简单地说,邪魅一笑时让人骨子一冷,春风拂煦时教人分外温暖。
因此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虽然把大部分荣誉给到了《十月围城》,但《岁月神偷》作为一部港产文艺片,在我心中也同样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不仅因为它属于电影人讲述的一段历史,而且它用镜头语言在表述老一代人用极质朴的语言面对任何一次惊涛骇浪时的淡然:
“一步险,一步佳”。
一如片中“爸爸”和“妈妈”拼死守护的那栋老房子,它总有倒塌的一天,即便不被风月摧残也会被拆掉。
岁月不仅催人老,房子也会老。
至于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还能保存的记忆又有多少呢?
花落知多少。
一
“做人,总要信。”
罗妈妈(吴君如 饰)说。
一句“总要信”不仅是做生意要诚实守信,还有信仰。
作为普通的市井小民,罗妈妈在影片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人活一辈子总要信点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一步难一步佳”。
而罗爸爸(任达华 饰)从一开始就明白,他像所有的家长一样,盼着自己的儿子能顺风顺水,在这个结果来临之前,他只需要尽到一个避风港的责任。
与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一样,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再重复自己以前走过的路,至于光耀门楣的希望则全部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要他安稳、要他强大、要他好。
至少比他们好。
那么这种压力自然也就成为了罗进一(李治廷 饰)的人生目标,起码父母是这么想的。
然而,罗进一最后还是“离开”了。
尽管我到现在还是觉得安排他的意外有些刻意,但当我在检索导演罗启锐的电影解读时发现这种情节竟真的是关于他个人经历的体验时,便觉得一切又真实可信。
如此再回过头看电影以“弟弟”的角度遍阅全家人的人生经历时,那种压抑在心中的就不止是对过去历史的执着怀念。
一如大多数人对童年的记忆总是美好的,可电影里的罗家只是以卖皮鞋为生,一家人蜗居在逼仄的房子里,忍受着刮风下雨的手忙脚乱,整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青葱年华中花前月下的俊男美女,而是爸爸和妈妈两个人用肩膀生生抗住摇摇欲坠的屋檐时爸爸脸上近乎扭曲的表情。
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也是荫蔽于父母羽翼下的孩子们无法体验到的童年的另一面。
直到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生子之后才可能在某天夜里品味到一句古话: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由此,父母一代人的生活是苦的,他们应该也无从理解“弟弟”眼中关于“神偷”的解读:
他爱偷拿些喜欢的小东西,爱偷偷看着父母和哥哥的人生举止,结果却想不到这岁月才是人生里的最大小偷,它会偷走亲人,带走美好。手法高明,不留痕迹。以至于最后不经意的一句话带过——
时光流逝,它偷走了一切,连“爸爸”也被“偷”走了。
二
电影里埋下了许多的伏笔,整体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整个故事的发展是很流畅,在悲情之下影片里的每次波折都有很好的酝酿,即便是当剧终时,那种落寞的感觉也是舒缓且温柔的,即使记忆中的人们渐渐消失,熟悉的店铺一一关门。
于是以观众的角度看导演的心语:
我们以为能跳出这个时代,但最后沦为了岁月的玩笑,本来希望能过得更好,只是命运并没有这样的好。
在90年代至今的香港电影中,我们会看到许多关于香港的银幕镜像,而不同的导演眼中的香港则是千差万别。
有些导演眼中的香港是糜乱、现代、喧嚣的,大量动作警匪类型片镜头下的香港便是一个典型;而在另外一些人眼中,香港是灿烂夺目的,市井和谐,人民欢悦,充溢着传统与时尚交融的美感。
看《岁月神偷》的时候,我脑中会浮现出如李志毅与陈可辛的《新难兄难弟》——那条汇聚了李嘉诚和雷洛的春风街。又抑或《流氓医生》中那个其乐融融的臆造社区……
导演罗启锐的前几部作品都是描写身在异乡港人如何自处,也就是他的移民三部曲,有人评论说他的作品往往只是反映其自身阶层眼中的香港文化,对殖民时代的香港平民生活过度美化。
但我觉得并非如此,至少在《岁月神偷》中,固然看到罗进一在洋文学校里的生活,以及他与那个时代里很多大男孩相似的理想,当律师、当医生、,买楼、买车,晋升上流社会,可平心而论,这种人往高处走的梦想所在,与是否身处殖民地无关。
而六十年代的香港人,如同吴君如和任达华饰演的罗爸爸、罗妈妈们一样,他们对英文或者西式文化知之甚少,而那些有幸留洋的后代也不过是众多港人中的一小部分,他们有精英意识或者中产情调不足为奇。
事实上,真正的香港人恰恰正是任达华和吴君如这一辈人:
长于斯,安分于斯,并也在这个城市中渐渐消逝,但如何能记录他们的影像?却只能靠这一代人的回忆,而带着个人视角的回忆终难面面俱到。
对导演而言,《岁月神偷》又岂止被岁月偷走了故人与时光,被偷走的同样是“根”与想象中的家园。他们真正的故乡是哪里?
岁月早已混淆了答案。
三
作为一部香港电影人集体怀旧的电影,《岁月神偷》中有许多熟悉的老面孔客串:
许鞍华、高志森、谷德昭、秦沛……
包括本片的主题曲《岁月轻狂》的作曲也是由导演罗启锐亲自作词,卢冠廷先生作曲。
配合电影听歌分外有感觉,也可以说是导演本人以“弟弟”的视角为本片所作的另一版音乐诠释:
岁月,是最大的小偷。
它悄无声息地从你身边偷走了原本属于你的一切,但你却丝毫不能反抗。
眼睁睁地看着最爱的人从自己的身边离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这大概是这世间最痛苦的事情了。弟弟为哥哥偷了他能偷的所有东西,而偷走他哥哥的却是时间,以及顺带偷去的关于父母的记忆,只留下片中吴君如摸着任达华的手。
镜头里的人相对无言,镜头外的观众,无论内地、香港,只要对历史和生活略有些经历的,大概多少都会感同身受一些。
那么,岁月到底“偷”走了什么?
这部电影让人感动的因素很多,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1969太空漫游》,那一年恰恰是香港社会最黑暗、最动荡的时期,贪污腐败、黑白勾结,连去医院打针都要塞给医生护士“红包”,这些元素在电影中都清楚的看得到。
通过孩子那戴着鱼缸的视线所看到的变形的社会则大大缓解了这种直面惨淡人生的苦楚,失去亲人痛苦记忆也在孩子将偷来的夜光杯、米字旗、齐天大圣一一填满得到浪漫的化解。
还有吴君如在电影里穿着那双鞋子,一步难,一步佳的走着,走完了最艰难的台风,也终于见到了美丽的彩虹。
“弟弟”罗进二(钟绍图 饰)的奶奶(夏萍 饰)说:
“如果你想和某个已经离世的亲人见面,你要把你所有最心爱的东西都一件件扔进苦海里,然后把苦海填满,你们就能见面了……”
这种小人物在大时代里的举止,旁观者看来似乎混沌而庸碌,可转念再一想: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只是当一切痛苦成为回忆时,除了轻嗔一声岁月不经同意便“偷”走的时光外,就只剩下对记忆远去的无奈和终究挺过来的窃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