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不太喜欢这部 -
写在前面
可能是因为对顶着中国两个字的这种主旋律电影的审慎和严苛,我对《中国乒乓》的观感是比目前包括豆瓣在内的大众评分差很多的。
“一部刚刚及格的商业主旋律片”,“要是真的没事干,你去看看也行”,这是过年的时候朋友亲戚问我这片子咋样,我回复最多的两句话,包括它经历了那么多辛酸苦楚之后,我依旧还是这两个评价。
我对这片,也谈不上失望与否,更多的是一种不解,因为我一直认为,目前国产体育片如果想要有新的突破,需要寻找别的出路,得在“举国体制”之外有所表达,《中国乒乓》有那么一点点尝试,但非常有限,也在电影结局彻底妥协,那如果目前环境依旧不允许,其实没有任何必要去碰这个题材,影像化重复一遍当年的伟绩,没有任何意义。
(对了,这应该是一部不用画剧透线的片子——片名已经说穿一切。)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正文
和很多人一样,在看之前,我预料这会是一个被抹平棱角的故事,走的是俗套的逆袭路子,最终书写的只是燃情热血的集体主义,只是命题作文的又一模版复制。
这个预期其实也没错,因为这个故事确实谈不上新,取材于九十年代初国乒男队低谷时期的往事,讲了主教练戴敏佳(邓超饰)回国受命,引领男队重新捧回了斯韦思林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奖杯),从叙事、过场到落点都非常遵从三段式。
但我意外的是,它里面又隐约有一点点想要打破这个制式的地方,在主旋律的刻板叙事下加进了一点点相悖的表达。
比如最明显的,电影抓准了戴敏佳性情里的出其不意、另辟蹊径,把他刻画成了一个没有那么板正的“变量”,让他可以偶尔游离在功利主义的那套成功叙事之外,去直接或间接消解一些固有印象,点出一些“真话”。
戴敏佳在立下军令状后,说了一句“只要乒乓整盘棋能活,哪个子死都不重要。”
这看似是他的自我表达,指向为了大局,自我牺牲的悲壮,但他的行为和言语实际是在反抗这一点的。
他对队员温柔且包容,失败后没有任何追责,也没有打任何奋进的鸡血;最后那场决赛,他也只是说对担子最重的队员说“别管输赢,去享受”。
包括结尾,他用队员们的海报把之前国外对手的海报换了下来,间接告诉他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他没有认为哪个子死,真的不重要,相反,“自己”很重要,尽管和片子别的部分产生了一点点不相容的割裂,但依然反向聚焦了集体主义下的个体本身。
还有戴敏佳对媒体的偷拍很不客气,被记者追着写文谩骂,引出了同事一句“干事的总被不干事的骂,这是干事的人的命”。
这句话,一方面是对刻板体育制度的讽刺,更是借戴敏佳的遭际,去暗喻一些创新者的困境,某种意义上也和电影之外的现实互文了,只是正如这句话在片里没有下文一样,我们也无法展开。
还有的私人表达,放在了队员陈文(阿如那饰)这个角色身上。
陈文做了两件和集体主义氛围冲突的事:和大家一起庆祝队友生日,而队友对这份热情,以及对自己的长期陪练并不感恩,陈文即说:“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是队友,谁愿意搭理你?”直指个人主体意愿与集体使命的逆反;
这事之后他选择回乡做生意,对戴敏佳说 :“我八岁进体校,十几岁进国家队,弧圈球除了他是不是全中国就我打的最好?因为我打得好,就让我当垫脚石?” 还反问他“当垫脚石有什么意义”,表达集体荣誉号召下,个体牺牲的残酷。
而垫脚石这个形容也正好和戴敏佳相合,陈文由此和戴敏佳形成了同一境遇下不同选择的对照,陈文选择毅然离开,这种个体表达其实本身带着一种力量。
包括整个片子的感情表达也挺节制,没怎么喊口号或者颂真情,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反劲的底色。
只是比较可惜,就和陈文最后还是在自己的烧烤摊上,看着昔日同伴在决赛夺冠,喊出一句“终于,我也赢了”一样,片子整体还是收束在四平八稳的类型化叙事里,那些零星的发声就仅仅是开了个头,只能作为“正统”主线内数得过来的点缀。
这也就是我们都不怎么意外,并且使片子落回了平庸的地方。
首先结构太过平铺直叙,基于题材限制,本就是受挫——奋起——逆袭夺冠这么一个简易套路,《夺冠》好在形式上很灵活,前半段使用了回忆视角,用以丰富时代和人物的成长变幻;后半段回到人与体育的互动张力上,也不断以细节、以小场景的对话写人写情,制造波澜。
而《兵乓》中间都是解决太快的“伪矛盾”,一切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难以留下记忆点。
比如队里缺钱添置装备,让戴敏佳带着队员出去应酬、吃饭、翻个跟斗就解决了,困境被淡化到难以代入。
队里因为上面安排出国训练的名额起了内讧,也是教练们三言两语就哄好了,等出国的同伴回来,一如既往友好互动,分歧仿佛不曾存在。
还有男队比赛屡遭失败,这部分不仅与勤奋相关,更与战略、技术挂钩,但片子没有去展开对这方面的探究,而是继续归因于努力和意志,让队伍加强训练、对着明确的外国选手去定制打法。
但具体对策如何并未展开,只呈现结果,于是观众的共鸣度也有所降低。
其次是视听单一乏味,情绪烘托不够,整个节奏都非常平。
前期的训练部分,基本是简单的直叙,乏善可陈;一到比赛就是“子弹时间”,给乒乓球慢镜头特写,直到最后的决胜时刻也没有变更。
导致不仅前面铺垫过于工具,关键的临场刺激感也比较浅,那么所谓“反击”的情感核心也就失之力度。
包括这里面有非常多的群像人物,但都不是那么被信服,因为有概括而无深度,有群体而无个体。
比如比较倔性的白民和(许魏洲饰),因打牌被逐出队伍,又被师娘给的一封师父曾经的悔过书轻易劝服,并在大伙面前淋雨朗诵后成功归队,而其心路转变则缺乏展示空间。
戴敏佳也是如此,在承诺期限到了之后,他们队伍失败而归,被下令解散,他也心灰意冷打算止步,又是因为前主教练的一番苦劝,重拾斗志。
对具体心理刻画的省略,是一种全然听命于叙事核心,归因于集体主义论调的偷懒。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女性形象的隐身和退内。
片名写着“中国乒乓”四字,但只是侧面肯定了女队一直以来的成功(教练们在戴敏佳成为主教练后有过分歧,戴敏佳说过“去隔壁带领女队就轻松了”之类的话),根本没有把女性囊括进故事里来,只让女性以爱人、母亲、支持者、仰慕者、啦啦队等身份出现。
仅有的女性形象也大都刻板和极简,比如戴敏佳的妻子王盈(孙俪饰),是贴心善良的贤内助,会关心丈夫和孩子身体,连同关心丈夫的事业,在丈夫被清查时会站出来说话,除此之外对其作为女性的本体特点没有什么着墨。
也出现过女队,但非常短暂,就是碰了个面、训练时给男队做了个榜样,对其具体功绩、训练内容等没有任何描写。
等于其背后除了男队之外,女队、女队教练,以及乒乓球员的身后人,甚至关注乒乓球的老百姓,都不在被关心的队列之内。
但片名明明写的就是“中国乒乓“,即使加了副标题,圈定了那段时期,也不见得就没有关注整体的必要。
该略的不略,该细的不细,自然让这片沦为平庸,而撑不起一句良作。
也真的撑不起前缀“中国”二字。
音乐/
配图/《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